top of page
Search

五味杂陈:搬学校又搬宿舍 期待又怕受伤害

  • 陆世敏、陈宥静
  • Feb 25, 2015
  • 6 min read

final2.png

经过多年筹划,文良港、八打灵再也和双溪龙镇的拉大生终于要在今年5月共聚一堂了!三校区的学生,尤其是迁往双溪龙镇校区的学生都对于迁校一事百感交集,既期待新校园带来的新环境、新设施、新气象,却又大受搬宿舍之扰,有的更担心搬去较为偏僻的双溪龙镇后,娱乐活动会大为较少。

“这里的设施实在是太残、太旧了,搬校后希望会有全新的设施。”这是八打灵再也校区学生普遍所愿的,然而——“双溪龙镇那么偏僻,逛街不就很麻烦?”

“搬家真的好麻烦。”文良港校区的学生抱怨说,然而——“终于可以摆脱‘和尚学院’的称号了!美女,等我!”

“这里已经够小了,他们来了之后不就更拥挤了吗?”双溪龙镇校区的学生也不满咕哝,然而——“正所谓‘人多好办事’,以后的社团活动可热闹了!”

这次的迁校,对学生而言并不是单纯地把上课地点转移而已,住宿问题、生活环境等都是需要他们去尽早解决、重新适应的。

既期待,又怕受伤害——这也许就是三校区学生最佳的心情写照了。

迁居寻宿成最大困扰

无论是八打灵再也还是文良港,都与双溪龙镇隔了一段距离。学生若要来回两地,至少要花上半个小时——当然,这是要以交通顺畅为前提。

因此这次的迁校,也意味着迁居。

哈尼(18岁,大学基础课程)表示,虽然搬离在即,但她仍未开始着手寻找新宿舍。对于搬迁事宜,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,她都本能地抗拒。

“我个人不太喜欢轻易地改变生活环境,因为我是有一套自己计划的人。我原本已完全适应这里(八打灵再也)的生活,并已规划将来的日子。”

她说,迁校牵动迁居,所以不但要让她重新适应学校生活,更要面对周遭环境的转变。

“迁校是打乱了我原本的计划,这让我感到不满。”

与此同时,黄子秦(21岁,精算系)亦抱怨说,搬宿舍使她太劳累。已在文良港生活一年半的她,尚有四个学期就毕业了,搬迁让她意兴阑珊。

“不但要找房屋,还要搬所有东西过去,只为了那几个学期。”

谢其国(21岁,建筑估算系)表示深有同感,不过由于他下个学期准备去实习,所以并不着急于找新的宿舍。

期待崭新的设施和环境

1000多部电脑的电脑室、阶梯教室、藏书百万册的图书馆、实验室、资源中心、展览大厅、咖啡吧、休息室、会议室及操场……对于金宝校区,或者文良港校区的学生来说,这些是再也平常不过的设施;然而对于八打灵再也校区的学生而言,这些五脏俱全的设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。

学生对新教楼的设施甚为期待。(图片摘自网络)

“搬去双溪龙镇后,我们希望学校会有全新的设备。”

新校园总会带来新气象,黄艾加(19岁,大学基础课程)和哈尼(18岁,大学基础课程)皆翘首以待崭新齐全的设施。

“与其余三校区相比,这里的设备如桌椅、空调和放映机等显得较为破旧,时不时都会出现问题,这会影响我们上课的心情。”

她们不约而同地表示,设备齐全的校园环境会让她们的学习更为专注。

另外,由于该校四周工厂林立,校区亦向工厂租借,故有“工厂学院”之别称。加上各栋教学楼分散在不同地方,感觉少了股青葱的气息,反而多了道浑浊的呼吸。

“跟这里和文良港校区不同,双溪龙镇校区是属于拉曼大学本身的。迁移到双溪龙镇后,我们将和会计与管理学院、医学与保健科学学院、理工学院比邻而居,这更能增添大学气氛。”

远离繁华都市 逛街不易

无论是谷中城美佳广场、双威金字塔购物广场、佰乐泰购物广场还是万达广场,都是八打灵再也校区学生周末的好去处。闲来无事,也与一众好友同学前往“血拼”,活动筋骨,不外是人生一大快事。

搬离该区,也意味着远离繁华地带,此后逛街购物,实属大大不易。

“那里(双溪龙镇)距离商场太远,我没有车子,若要出门就得在交通上花更多的时间,对此我感到相当郁闷。”

纵使对新校舍充满期待,黄艾加在了解双溪龙附近的区域环境后,仍不禁哀嚎连篇。

“从八打灵再也出发,去哪里都挺便捷的。而双溪龙像一座远离城市喧嚣的小镇,附近只有绿野购物中心和佳世客购物广场,要去更远的地方逛街就要花时间搭交通工具,对我来说还挺痛苦的。”

黄子秦(21岁,精算学)亦与黄艾加意见略同,并表示双溪龙镇的民众看似生活简单,没什么娱乐活动。

“那里(双溪龙镇)看起来有点‘鸟不生蛋’,以后怕是交通不便。”

不过,如此一来,学生势必会减少玩乐时间,把专注力放在课业上——这未尝不是校方的用意。

两难境地 本地人的抉择

选择搬家?还是塞车?

住宿,基本上是每个学生求学时的必经之路。然而也有人未曾离开家的怀抱,小学、中学以至大学都在当地就读。

原以为可以安逸地度过求学生涯,但万万没想到的是,学校会在中途迁移他地。陈翊雯(20岁,中文媒体新闻系)现今居住在八打灵再也,至今还在犹豫着要不要住宿舍。

“我不太想搬去那边住,想继续住在家里。只是每天来回的话就要很早起床,有时可能迟回,怕到时候会很塞车。”

陈翊雯每天来回学校都由父亲载送,如此风雨无阻已过经年。体恤父亲年迈的她,正考虑着要不要由自己驾车上学。

另边厢,居于竹芭新村的胡耀森(21岁,中文媒体新闻系)不久前才从甲洞搬到现在的新家。刚考取到驾照的她,原本计划与其姐共车一同前往八打灵再也上学、上班,不料过不了多久,该校区就要迁去双溪龙镇了。

“由于新校舍离我家相当远,每天来回的车油费也很高。与其如此,倒不如花费额外的钱搬到附近的宿舍住。”

胡耀森也无奈表示,扣除实习那学期,她的课程只剩下一个短学期(为期7个星期)。若要找房,房东恐怕不愿意出租。

“如果真的找不到房间,我可能去向那里的朋友借宿。”

和尚还俗 雀跃入红尘
坐落在文良港的拉曼大学是个现代综合体建筑。在这里,小镇与城市交融的学习环境,让人感受到宁静与繁荣的奇妙结合。其校区迄今只有一个学院,那就是:理工学院(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ce)。

理工学院,顾名思义就是以理科为主的学院。这里的学生,大多修读工程系。

南洋理工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珍妮福克教授曾在受访中指出,时下的工程领域男女比例不均衡。(扭转阳盛阴衰现象 需培养在校女生对工程兴趣)而在这个以工程系见习的学院,阳盛阴衰成了常年不变的定律。

传统上,很多人会把工程和体力工作联系在一起,认为这个行业不适合女性,导致工程领域的女性只占少数。这也是为什么修读工程系的女生总是“买少见少”、凤毛麟角的原因。

“文良港校区是工程学校(engineering campus),是众所周知的和尚学院。”

在文良港校区就读的黄勤元(22岁,精算学)笑指,该校的男生通常人多势众,数量上力压女生,“和尚学院”的称号因此得来。

在这个同性云集的学院,要交个异性朋友尚且困难,何况是异性恋人?渴望在大学期间觅得异性伴侣的工程系男生们,在这个地方找寻,无疑是缘木求鱼,最终被迫“看破红尘”。

“对我们来说,搬去双溪龙校区的最大好处,就是有机会认识更多女生,摆脱和尚学院生的宿命。”

一众文良港校区的男生,纵使对搬迁之不便满腹怨言,但想到此后“还俗”的日子,亦难掩蠢蠢欲动的殷切之情。

“听说创意产业学院(Faculty of Creative Industry)美女如云,我很期待与她们交流。”

盼社团活动更热闹
相对于迁移在即学生的不安、犹豫和期盼,双溪龙镇校区学生的反应显得平淡,没有太多的情绪交炽。

“对我而言,应该没有太大的影响。不过无可否认的是,房租在悄然提升。”

梁丽仪(21岁,会计系)说,她唯一担心的是,八打灵再也和文良港校区的学生来了之后,本已不大的双溪龙镇会变得人潮汹涌。

“平时傍晚出外觅食,饭档已挤满人潮,我很难想象他们来了之后,这里该会变得如何拥挤。”

不过,梁丽仪表示,她很期待两校区的学生到来之后,能有更多人加入社团,借此壮大队伍,让活动变得多姿多彩。

“以往有什么社团活动,参加人数可能只是小猫两三只。等他们来了之后,办起活动来就有趣得多了。”

对此,谢其国亦表同感。热衷于社团活动的他,期待三校区学生能够团结起来,浩浩荡荡地办起社团活动,让整个校园生气勃勃。

双溪龙镇的学生希望两校区的学生来了之后,社团活动能更加热闹。(图片摘自网络)

欲了解更多社团详情,请浏览: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

若八打灵再也、文良港和双溪龙镇的学生对搬迁一事还有其他想法,可在下方留言交流。


 
 
 

Comentários


近期新闻
bottom of page